返工和返修的 PFMEA 举例 - FMEA软件-CoreFMEA

性价比高、易于上手的FMEA软件: CoreFMEA

以下是返工和返修在PFMEA分析中的具体实例,涵盖不同行业和场景,帮助理解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操作。


以下是返工和返修在 PFMEA 分析中的具体实例,涵盖不同行业和场景,帮助理解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操作:

一、注塑件外观缺陷返工实例

过程描述:

注塑件因飞边、毛刺或轻微划伤需返工,通过打磨或剪切修复至符合原标准。

1. 失效模式:     

- 修复不彻底(飞边残留)    

- 二次破坏(过度打磨导致基材受损)     

- 错误放行(未达标准即流入后工序)   

2. 风险评估:     

- 严重度(S):

        飞边残留影响客户体验(S=4)

        基材受损导致报废(S=8)    

- 频度(O):

        设备模具磨损导致飞边频繁(O=6)     

- 探测度(D):

        全检但依赖人工(D=4)  

3. 控制措施:     

- 预防:定期更换锋利刀具,限制打磨次数(如≤2次)。     

- 探测:使用定位板确认剪切量,增加红外检测设备。    

 

二、焊接件强度不足返修实例

过程描述:

        焊接件因虚焊导致强度不足,需补焊修复(不满足原标准但可使用)。 

1. 失效模式:    

- 补焊位置偏移(影响结构强度)     

- 焊接参数不当(导致二次缺陷)     

2. 风险评估:     

- 严重度(S):

        强度不足引发安全隐患(S=9)    

- 频度(O):

        新员工操作不熟练(O=5)  

- 探测度(D):

        超声波探伤抽检(D=3) 

3. 控制措施:     

- 预防:培训员工并使用焊接夹具定位。     

- 探测:100%超声波探伤,增加拉力测试。     


三、电子元件SMT补焊返修实例

过程描述:

PCB板因贴片不良需补焊,可能改变焊点数量(不符合原设计但功能正常)。

1. 失效模式:     

        - 焊盘脱落(高温导致基材损坏)     

        - 焊锡过量(短路风险)     

        - 漏检(补焊后未全面测试)   

2. 风险评估:     

- 严重度(S):

        短路导致产品报废(S=7)     

- 频度(O):

        AOI检测误判(O=4)    

 - 探测度(D):

        人工目检(D=5)    

3. 控制措施:     

- 预防:使用恒温烙铁,限制补焊时间。     

- 探测:补焊后 100% X-ray 检测。     


四、汽车零件表面缺陷返修实例

过程描述:

汽车保险杠因涂装色差需返喷,可能改变涂层厚度(符合使用但非原标准)。

1. 失效模式:     

- 涂层过厚(影响附着力)     

- 色差未完全消除(客户投诉)     

- 打磨过度(基材暴露)   

2. 风险评估:    

- 严重度(S):基材暴露导致锈蚀(S=8)     

- 频度(O):设备参数波动(O=5)     

- 探测度(D):色差仪抽检(D=3)     

3. 控制措施:     

- 预防:标准化喷涂参数,定期校准设备。     

- 探测:增加膜厚仪全检,建立色差标准样件。     


通过以上实例可见,PFMEA 分析需结合具体工艺步骤,识别返工/返修的潜在风险,并通过预防和探测措施风险,确保过程稳定可控。

 
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

CoreFMEA软件 显著提升 FMEA 工作效率,轻松完成新版“七步法”。


蜀ICP备1902322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