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MEA学员的疑问:既然 PFMEA 不分析来料,为什么还会有“来料检验” PFMEA 分析呢?- 专业FMEA软件

性价比高、易于上手的FMEA软件: CoreFMEA

之前的文章为大家讲解了:FMEA 为什么不分析来料?而是分析辅料? 有的 FMEA 学员就有了新的疑惑: 我们公司里确实有"来料检验”这个过程,老师说对这个过程也要做 PFMEA 分析。这是否与“PFMEA不分析来料”有一些矛盾呢?


之前的文章为大家讲解了:P 为什么不分析来料?而是分析辅料?

有的 FMEA 学员就有了新的疑惑:

        我们公司里确实有"来料检验”这个过程,老师说对这个过程也要做 分析。这是否与“PFMEA不分析来料”有一些矛盾呢?


为大家答疑解惑:

        不矛盾! 如果有这样的疑问,通常是只看了表面的文字,而没有理解这背后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事物。

        “来料”即直接物料,是一个产品结果,是之前的工艺过程或者供应商提供的“结果”。PFMEA 不分析这个“结果”。

        “来料检验”是一个“过程”,不是一个“结果”。PFMEA 就是要分析“过程”中有什么风险。


FMEA软件CoreFMEA 为大家讲解:

        来料检验(IQC)本身是一个过程,虽然其目的是确保来料符合要求,但在检验过程中仍然存在风险。例如,检验过程可能导致产品划伤、碰伤,或者因检验工具、操作不当等问题影响产品质量。这些风险属于检验过程本身的失效模式,而非来料本身的质量问题,因此适合进行 PFMEA 分析。


那么,该如何进行 “来料检验(IQC)”的 PFMEA 分析呢?

顺着 AIAG&VDA FMEA 方法论的逻辑思路,一步步引导大家:


(1)CoreFMEA引导师:你对 “来料检验(IQC)” 的要求是什么呢? 换句话说,“来料检验(IQC)”要做到些什么,它才“不辱使命”?

(1)FMEA学员:它一定要检验准确,检查出 NOK 的物料,不要让 NOK 物料流入到后续环节。

(2)CoreFMEA引导师:很好!这是它最基本最易懂的功能。再想下,它可以 “错杀三千,不放过一个” 吗?

(2)FMEA学员:哦,也不能过于严苛,把 OK 件判为 NOK 件。错误的报废或者退货,老板要吐血的!


(3)CoreFMEA引导师:很好!思路有些打开了。再思考下,如果原本物料是 OK 的,但是被你检验弄坏了呢?比如,被划伤、被摔坏、弄上脏污……

(3)FMEA学员:哦哦哦,检验过程可不能成为“污染源”啊!要确保物料完好,进来是哪样,出来还应该是哪样。

(4)CoreFMEA引导师:很好!为了实现以上这些功能要求,这个检验过程还需要些什么,才能发挥它的使命呢?

(4)FMEA学员:需要有检验员,测量工具、检具等等。

(5)CoreFMEA引导师:很好!这些就是它的下一级结构“工作要素”嘛,人员、设备。那么,对环境有什么要求吗?

(5)FMEA学员:有啊!温度过低或过高,测量会不准确的。环境脏乱差,零件容易被脏污啊。

(6)CoreFMEA引导师:很好!有了这些“工作要素”,你对这些“工作要素”有什么要求吗?也就是说,【人员】检验员,他应该要做什么,才能完成他的“使命”?【设备】测量工具/检具,要有什么功能,它才不是个“摆设”啊?

(6)FMEA学员:它们当然不是摆设啦!检验员要操作正确,测量工具/检具要精准……哦,明白了,这些要求,就是这些“工作要素”的功能了。

(7)CoreFMEA引导师:很好!越来越有感觉了!结构要素、功能都思考的差不多了。就可以思考它们之间的连网关系了:这个“来料检验(IQC)”要想实现检验准确这个功能,它要依赖检验员、测量工具/检具的什么功能来实现呢?

(7)FMEA学员:嗯嗯,后面的逻辑我就想起来了:功能连网完毕后,分析每个功能的失效,然后,失效之间再连网,思路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。之后,再针对失效施加恰当的“预防”和”探测”。我马上就想到了一些:对于检验员的操作,必须要先有明确的作业指导书,并进行培训考核。测量工具/检具必须要定期校准、维护…… 


CoreFMEA引导师:很好! 就是按照这个思路,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继续分析吧。

时间原因,以后再和大家分享案例。

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

CoreFMEA软件 显著提升 FMEA 工作效率,轻松完成新版“七步法”


蜀ICP备19023223号